文章

顯示從 1月, 2021 起發佈的文章

長尾縫葉鶯 vs 紅頭穗鶥

圖片
Common Tailorbird 長尾縫葉鶯 與 Rufous-capped Babbler 紅頭穗鶥 在尺寸、生境、外觀上相似,多見於 灌木叢、林地,兩者頭部都有紅棕色斑: 416 Common Tailorbird 長尾縫葉鶯   ( 介紹 ) 紅棕色前額不明顯 面部、下體灰白色 叫聲:長氣而連續的 "chee" (參考 xeno-canto 第 3 段錄音) (2018-03-03) 418 Rufous-capped Babbler 紅頭穗鶥   ( 介紹 ) 紅棕色 頂冠 明顯 面部、上體、下體暗黃綠色 叫聲:幾聲響亮的 "whi" 或連續的 " pi" (參考 xeno-canto  周哲的錄音) (網上圖片)

Rufous-capped Babbler 紅頭穗鶥

圖片
418 Rufous-capped Babbler 紅頭穗鶥 分類:  Timaliidae  畫眉科   Stachyridopsis ruficeps 尺寸:  12 cm 本地狀況:  常見留鳥,源於籠養鳥 生境:  灌木叢、林地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 (山紅頭)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 (幾聲響亮的 "whi" 或連續的 "pi")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辨認: 1. 頂冠紅棕色,面部、上體、下體暗黃色 相似物種: Common Tailorbird 長尾縫葉鶯 Photos: Adult 成鳥 頂冠紅棕色,面部、上體、下體暗黃綠色 (網上圖片)

Common Tailorbird 長尾縫葉鶯

圖片
416 Common Tailorbird 長尾縫葉鶯 分類:  Sylviidae 鶯科  Orthotomus sutorius 尺寸:  12 cm 本地狀況:  常見留鳥 生境:  林地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 (極響亮而多重複的刺耳叫聲te-chee-te-chee-te-chee或單音的twee聲)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四至八月繁殖,築巢方法特別,利用一或兩塊樹葉縫在一起形成杯狀,以承托圓形巢 辨認: 1. 前額紅棕色,面部灰白色,尾長而時常翹起 2. 雄鳥繁殖期時會換羽,中央尾羽會明顯延長 相似物種: Rufous-capped Babbler 紅頭穗鶥  ( 介紹 ) Photos: Male in breeding plumage 繁殖羽雄鳥 中央尾羽會明顯延長 (網上圖片) Adult 成鳥 前額紅棕色,尾長而時常翹起 (2018-03-03)

Pipit 鷚

圖片
Pipit 鷚 鶺鴒與鷚同屬於  Motacillidae 鶺鴒科, 在尺寸及行為上亦相似,而鷚的身上有較多縱紋,多數於開闊原野、林地出現,以昆蟲為食,在《香港及華南鳥類》中提及了 9 種 鷚,包括: 要分辨牠們,需要留意背部及下體(胸腹脇)紋、貫眼紋、耳羽、腳顏色、尾長、尾羽白邊等: 以香港常見至稀有順序: 526  Olive-backed Pipit  樹鷚  ( 介紹 ) 在各種鷚中,只有樹鷚耳羽後有白斑與黑斑,而中覆羽的黑斑很小 (網上圖片) 524 Richard’s Pipit 理氏鷚/田鷚   ( 介紹 ) 525 Blyth's Pipit 布氏鷚   ( 介紹 ) 理氏鷚/田鷚與布氏鷚的形態、生境相似,但前者理氏鷚/田鷚屬於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,而後者布氏鷚於對上一次在香港有記錄是 2002 年。牠們有共同特徵,包括背部及胸部都具有幼縱紋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。如果需要細分兩者,可以從尾、腳分辨: 理氏鷚/田鷚 :尾、腿、後爪較長 ( 尾長度 > 背部縱紋長度 ) (網上圖片) 布氏鷚 :尾、腿、後爪較短 ( 尾長度  ≈  背部縱紋長度 ) (網上圖片) 529 Red-throated Pipit 紅喉鷚   ( 介紹 ) 紅喉鷚屬於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,在正常狀態下, 背部及胸腹脇都具有粗縱紋 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、尾羽無白邊 (網上圖片) 羽毛新長 時, 面部會轉為紅色 (網上圖片) 528 Rosy Pipit 粉紅胸鷚   ( 介紹 ) 粉紅胸鷚與紅喉鷚相似,但粉紅胸鷚不太常見,過去亦只有幾年在塱原有記錄,在非繁殖羽時,粉紅胸鷚與紅喉鷚相似, 背部及胸腹脇都具有粗縱紋 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,不同的是 耳羽後或有白斑,而尾羽有白邊 (網上圖片) 在 繁殖羽 時, 只有脇有粗縱紋,而淺色部(包括眉、喉、腹等)會由黃色變成粉紅色 (網上圖片) 530 Buff-bellied Pipit 黃腹鷚   ( 介紹 ) 在各種鷚中,只有黃腹鷚 沒有黑色貫眼紋 (網上圖片) 532 Upland Pipit 山鷚   ( 介紹 ) 雖然屬於不常見留鳥,但由於山鷚多見於海拔 500...

Pechora Pipit 北鷚

圖片
527 Pechora Pipit 北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gustavi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罕見過境遷徙鳥,於尖鼻咀、米埔、南生圍、塱原、蒲台等有記錄 生境:  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 (白背鷚)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 受驚時飛到最接近的遮蔽處 辨認: 1. 背部有極粗的縱紋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背部有極粗的縱紋 (網上圖片)

Upland Pipit 山鷚

圖片
532 Upland Pipit 山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sylvanus 尺寸:  17 cm 本地狀況:  不常見留鳥,於八仙嶺、馬鞍山、大帽山、大東山、鳳凰山等有記錄 生境:  開闊原野 (海拔 500 米以上)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3. 受驚時直線低空急飛 辨認: 1. 全身有濃密的幼紋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全身有濃密的幼紋 (網上圖片)

Water Pipit 水鷚

圖片
531 Water Pipit 水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spinoletta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19 年於塱原有記錄 生境:  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辨認: 1. 對比其他鷚,腳灰色或深色 2. 繁殖羽:胸腹脇無縱紋 3. 非繁殖羽:胸腹脇有縱紋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Non-Breeding plumage 非繁殖羽 對比其他鷚, 腳深色 (網上圖片)

Buff-bellied Pipit 黃腹鷚

圖片
530 Buff-bellied Pipit 黃腹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rubescens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稀有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 生境:  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辨認: 1. 對比其他鷚,沒有黑色眉紋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對比其他鷚,沒有黑色眉紋 (網上圖片)

Red-throated Pipit 紅喉鷚

圖片
529 Red-throated Pipit 紅喉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cervinus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 生境:  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 (赤喉鷚)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辨認: 1. 背部有粗縱紋,尾羽無白邊,淺色部淺黃色 2. 羽毛新長時,頭部偏紅色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背部有粗縱紋,尾羽無白邊,淺色部淺黃色 (網上圖片) 羽毛新長 頭部偏紅色 (網上圖片)

Rosy Pipit 粉紅胸鷚

圖片
528 Rosy Pipit 粉紅胸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roseatus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06, 12, 17, 20年於塱原有記錄 生境:  開闊原野、林區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通常藏隱於近溪流處 2. 主要食用昆蟲 3. 飛行呈波浪狀 辨認: 1. 背部有粗縱紋,尾羽有白邊 2. 繁殖羽:淺色部粉紅色,脇有粗縱紋 3. 非繁殖羽:淺色部淺黃色,耳羽後或有白斑,胸腹脇有粗縱紋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Breeding plumage繁殖羽 淺色部粉紅色,脇有粗縱紋 (網上圖片) Non-Breeding plumage 非繁殖羽 淺色部淺黃色,胸腹脇有粗縱紋 (網上圖片)

Olive-backed Pipit 樹鷚

圖片
526 Olive-backed Pipit 樹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hodgsoni 尺寸:  15 cm 本地狀況:  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 生境:  開闊原野、林地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3. 多組成小群 4. 受驚時飛上架空電線或樹上 辨認: 1. 耳羽後有白斑與黑斑,中覆羽黑斑很小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耳羽後有白斑與黑斑,中覆羽黑斑很小 (網上圖片) Adult 成鳥 經常組成小群,在地上或樹枝上出沒 (2018-02-07)

Blyth's Pipit 布氏鷚

圖片
525   Blyth's Pipit 布氏鷚 分類:  Motacillidae 鶺鴒科  Anthus godlewskii 尺寸:  17 cm 本地狀況:  02年於錦田有記錄 生境:  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  eBird  (布萊氏鷚) 聲音 記錄 :  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辨認: 1. 與 Richard’s Pipit 理氏鷚極相似,背部及胸部具有幼縱紋,具有黑色眉紋,但尾、腿、後爪較短 2. 鳴聲:有力的"schreep"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尾、腿、後爪較短 (網上圖片)

Richard's Pipit 理氏鷚

圖片
524 Richard’s Pipit 理氏鷚/田鷚 分類: Motacillidae 鶺鴒科 Anthus richardi 尺寸: 17 cm 本地 狀況 : 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 生境: 開闊原野 分布記錄 : eBird (大花鷚) 聲音 記錄 : xeno-canto 習性/生態: 1. 主要食用昆蟲 2. 飛行呈波浪狀 3. 四月至七月繁殖,用乾草造成的杯狀巢,築於地上 辨認: 1. 背部及胸部具有幼縱紋,具有黑色眉紋,尾、腿、後爪較長 2. 鳴聲:有力的"schreep" 3. 幼鳥:上體羽毛具白色邊緣 相似物種: 其他鷚 Photos: Adult 成鳥 尾、腿、後爪較長 (網上圖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