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pit 鷚
Pipit 鷚
鶺鴒與鷚同屬於 Motacillidae 鶺鴒科,在尺寸及行為上亦相似,而鷚的身上有較多縱紋,多數於開闊原野、林地出現,以昆蟲為食,在《香港及華南鳥類》中提及了 9 種鷚,包括: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srBxhtSrAS_y3h1hlQ5zg0GRP43IocoqpPx0jM7euoQX9jBzIlIJKErT0MLHKI71Jn9jT82IuCmBcvY0KMpXD4zqWH0j-DYxlthUK_9cbHRI9fBfk4XV-Sce2cNw1Tg7OeJ-rgXVUAg4/s1600/2021-01-23_14-14-13.jpg)
要分辨牠們,需要留意背部及下體(胸腹脇)紋、貫眼紋、耳羽、腳顏色、尾長、尾羽白邊等:
在各種鷚中,只有樹鷚耳羽後有白斑與黑斑,而中覆羽的黑斑很小
理氏鷚/田鷚與布氏鷚的形態、生境相似,但前者理氏鷚/田鷚屬於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,而後者布氏鷚於對上一次在香港有記錄是 2002 年。牠們有共同特徵,包括背部及胸部都具有幼縱紋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。如果需要細分兩者,可以從尾、腳分辨:
理氏鷚/田鷚:尾、腿、後爪較長 (尾長度 > 背部縱紋長度)
布氏鷚:尾、腿、後爪較短 (尾長度 ≈ 背部縱紋長度)紅喉鷚屬於常見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,在正常狀態下,背部及胸腹脇都具有粗縱紋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、尾羽無白邊
粉紅胸鷚與紅喉鷚相似,但粉紅胸鷚不太常見,過去亦只有幾年在塱原有記錄,在非繁殖羽時,粉紅胸鷚與紅喉鷚相似,背部及胸腹脇都具有粗縱紋、具有黑色貫眼紋、淺色腳,不同的是耳羽後或有白斑,而尾羽有白邊
530 Buff-bellied Pipit 黃腹鷚 (介紹)
在各種鷚中,只有黃腹鷚沒有黑色貫眼紋
在各種鷚中,只有黃腹鷚沒有黑色貫眼紋
雖然屬於不常見留鳥,但由於山鷚多見於海拔 500 米以上,相對其他鷚,反而少見,不過容易辨認,牠全身有濃密的幼紋
留言
發佈留言